维护地球健康的出路是多种植物。研究发现,一棵树生长40年,平均每年可吸收465kg二氧化碳,平均每天吸收1.27kg二氧化碳,因此,我们应该尽可能多地在居住环境植树种草,以抵消我们平日制造的碳排放。少吃肉类可以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研究发现,生产高蛋白、高脂肪的食物,如肉类,比生产谷物类、蔬菜类食物消耗的能源和排放的二氧化碳更多,吃1公斤牛肉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36400g,吃1公斤猪肉相当于排放二氧化碳1400克,而吃1公斤水果或蔬菜所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只为牛肉的1/9。因此,为了我们和地球的健康,请养成“低碳饮食”的习惯。肥料科普,按肥效作用方式分:速效肥料、缓效肥料;防震减灾科普馆建设
另一种则是利用磁铁异性相吸原理而设计的电动力运行系统的磁悬浮列车,它是在车体底部及两侧倒转向上的顶部安装磁铁,在T形导轨的上方和伸臂部分下方分别设反作用板和感应钢板,控制电磁铁的电流,使电磁铁和导轨间保持10─15毫米的间隙,并使导轨钢板的吸引力与车辆的重力平衡,从而使车体悬浮于车道的导轨面上运行。磁悬浮列车与当今的高速列车相比,具有许多无可比拟的优点:由于磁悬浮列车是轨道上行驶,导轨与机车之间不存在任何实际的接触,成为“无轮”状态,故其几乎没有轮、轨之间的摩察,时速高达几百公里;磁悬浮列车可靠性大、维修简便、成本低,其能源消耗只是汽车的一半、飞机的四分之一;噪音小,当磁悬浮列车时速达300公里以上时,噪声只有656分贝,只相当于一个人大声地说话,比汽车驶过的声音还小;由于它以电为动力,在轨道沿线不会排放废气,无污染,是一种名副其实的绿色交通工具。防震减灾科普馆建设科普打雷时不宜停留在小型无防雷设施的建筑物、车库、车棚附近。
银黑两面膜夏秋季高温时,既可以驱蚜防毒,又可降温除草。银灰色面朝上,黑色贴地。黑白两面地膜:主要用于降温除草,且效果比黑色地膜更好。白色朝上,黑色面贴地,白面增加光反射,黑面阻止阳光透射。绿色地膜:除草为主,增温为辅。对自然光透射有选择性,可控制杂草叶绿素的形成,热辐射透射率不如乳白色地膜,比黑色更强,故以除草为主,增温为辅。可替代黑色地膜用于春季除草,对茄子、甜椒、草莓等作物也有促进地上部生长和改进品质的作用。但绿色地膜价格较贵,且易老化,使用期缩短,所以可在一些经济价值较高的作物上或设施栽培时用于地面覆盖。
低碳生活的10个准则:①拒绝塑料袋;②巧用废旧品;③远离一次性,④提倡水循环;⑤出行少开车,⑥用电节约化;⑦办公无纸化,⑧购物需谨慎;⑨植物常点缀;⑩争做志愿者。我们身边的低碳生活方式:①少用纸巾,重拾手帕;②每张纸都双面打印;③不坐电梯爬楼梯、定期清洗空调,既健康又省电;④在家种花草,吸收自己排放的二氧化碳;⑤尽量把工作放在白天做;⑥衣服攒够一桶再洗不是因为懒,而是为了节约水电;⑦开短会也是一种节约照明、空调、音响等等;⑧没事多出去走走,“宅”是很费电的;⑨非必要的话,尽量买本地、当季产品,运输和包装常常比生产更耗能;⑩尽量少看电视,选择晾晒衣物、避免使用滚筒式干衣机,午休和下班后关掉电脑电源,上下班尽量骑自行车或步行等。科普馆超导磁悬浮,是利用超导体的抗磁性可以实现磁悬浮。
低碳环保小知识1、少用纸巾,保护森林,低碳生活;2、随手关灯,节约用电;3、走楼梯,还能锻炼身体;4、尽量不用一次性塑料袋,改用可循环利用的布袋;5、能不开车就不开车出行,坐公交,多步行还能锻炼身体;6、节约用水,洗菜的水可以拖地冲马桶浇花,认为把水龙头开到较大才能把蔬菜盘碗洗得更干净,那只是心理作用;7、实验证明,中火烧水较省气;8、废旧电池一定要送到电池回收处;9、随身常备筷子或勺子,已经是环保人士的一种标签;10、冰箱内存放物品的量以占容积的80%为宜,放得过多或过少,都费电;11、植树为你排放的二氧化碳埋单,排多少,吸多少。科普馆声聚焦是指凹面对声波形成集中反射,使反射声聚焦于某个区域,造成声音在该区域特别响的现象。贵州校园文化设计
科普低碳生活方式就是低能量、低消耗的生活方式。防震减灾科普馆建设
地震发生时的避震措施:(1)家住平房尽量保护头部,如有可能,可以冲出房屋外到空旷的地带。如果来不及,就在坚固家具下暂时躲避,再伺机快速转移到户外安全处。(2)家住楼房这样避震:①室内较安全的避震地点:坚固的桌下或床边;低矮、坚固的家具边;开间小、有支撑物的房间,如卫生间、厨房、储藏室等。②震时要注意:迅速关闭电源、火源;千万不要滞留在床上;千万不能跳楼;不要到阳台上去;不要躲到外墙边或床边。③高楼的避震和撤离:平时选好柱子多、开间小的地方作为临时避震场所。从高楼撤离时应走安全通道,不要去乘电梯;如果震时在电梯里,应尽快离开;若打不开要蹲下,抓牢扶手。防震减灾科普馆建设